现今应用在金融领域最受瞩目的区块链技术,最受瞩目的应该就是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,但近期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出现,在传统银行业开辟出了全新的一条路。由於去中心化金融不受监管的特性,让消费者在金融产品上有更多元化的选择,也重塑了金融产业的价值链。目前DeFi整体价值已经高达900亿美元,未来发展值得我们关注。
区块链发展脉络
提到DeFi去中心化金融之前,我们必须先浅谈区块链(Blockchain)的发展脉络,多数人对於区块链的认知都还围绕着比特币,但其实区块链的应用更为广泛,它是藉由密码学及共识机制等技术,建立出的资料储存区块(Block),而每一个区块相互串连,并囊括了前个区块的密码杂凑函式、时间戳记与交易资料,这使得区块里的内容难以被篡改。
大家也可以把区块链理解成一个分散式的资料库,与传统资料库有别,区块链储存资料的装置并非连结到相同的处理器,它允许资料分散储存到不同的处理器中,而且还能透过时间戳记的特性,依序将资料存取到区块内,并利用密码函式,让所有区块串接成区块链。
区块链的使用价值在於:加密。它的出现大大解决了C2C或B2B之间的信任问题,藉由区块链帐户的所有权金钥,使用者甚至能编写属於自己的区块,其所使用的密码系统,也能确保所有节点(分散式的运算处理器)内的资料保持完全同步。然而,区块链中的分散式储存资料都是公开且匿名的,安全性必须仰赖时间戳记伺服器、点对点网路(P2P)来维持,这也是为什麽比特币仅能储存交易纪录,但无法得知帐户的所有权归属。
区块链技术诞生至今,以加密货币的发展最为蓬勃,不过谈及应用层面,其实早已跨越金融领域,无论是旅游、听音乐,甚至是物联网,区块链确实能够改善既有的生活常态与商业模式。
以下为大家简单整理了区块链的应用演变:
▍区块链1.0:加密货币
在过去,所有的交易行为都必须有中介机构或交易所在中心协助媒合,而这些中心会保存所有的交易纪录,以利全球金融体系可以顺利运转,但加密货币的出现,便是「去中心化」的开端,众所周知的比特币则是最好理解的例子。
中本聪於2008年发表的《比特币白皮书》为全世界带来加密货币的概念,他开创了全新的记帐方式,让每笔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、电子支付平台等第三方中介机构,任何人只要拥有能网路连线的数位装置就进行交易,最大优点在於权力分散,完全不受拥有极大实权的国家或机构影响,而且交易帐本经过加密後,远比传统金融安全许多。
▍区块链2.0:智能合约
加密货币的诞生,除了为金融界投下一颗震撼弹之外,也让相关应用陆续百花齐放,近期常听到的智能合约,则是区块链二部曲的最佳代表,它是种特殊协定,在区块链内制定合约时使用,着名的以太坊就是拥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。
与传统纸本合约不同,智能合约将协议条款以程式码呈现,并透过区块链上的分散式节点自动运行,使合约不会被任意篡改或伪造,只有达成协议中的条件时,交易才会发生。智能合约也保有去中心化的特性,所以通常被用来记录版权、股权、智慧型财产权等抽象类别的交易行为,我们举几个贴近生活的范例帮助理解。
当旅客出游选择休宿时,其实不再需要透过Airbnb等中介平台订房,可以直接浏览住宿平台的区块链寻找合适的房型,并透过智能合约完成订房手续,屋主也无需缴纳任何刊登费用;以食品业而言,从食品加工、包装、配送再到上架,所有资讯都可以写入区块链资料库,消费者只要扫描包装上的条码,便能即时获得最清晰、完整的生产履历。
▍区块链3.0:IOTA
然而,目前比特币与以太坊等现有区块链面临矿工短缺的问题,被称作「区块链3.0」的分散式帐本技术IOTA,它让每个区块上的交易者都可参与加密,且不需要矿工进行验证,解决了交易过於缓慢、贫富差距等问题。
由於既有的区块链验证机制非常严格,当交易量愈大时,就必须使用更多电力与演算力去验证交易,却大幅垫高了交易成本,而IOTA的发明,可以说是为物联网设计出的完美架构,藉由此项技术,不但创造出了不须交易费且具扩充性的交易平台,还加速了物联网生态中不同设备间的资料传输速度,有效弥补了区块链扩展性不足的问题。
DeFi是什麽?与CeFi之差异
对於区块链的发展有初步的认识後,我们就可以踏入金融新疆界了,去中心化金融(DeFi,Decentralized Finance)是建立在区块链上的金融体系,它不必依赖券商、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型商品,而是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进行金融活动。
DeFi将金融产品建立在公共的金融服务区块链平台上,并透过智能合约的运行,让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平台上的金融架构,相较传统中心化金融(CeFi),它完全不受任何中心机构监管。以日常支付场景为例,消费者在过去的CeFi情境中刷卡购物,此时金流必须先通过第三方机构(例如:VISA、Mastercard),最後消费款项才会转进卖家合作的银行,整个流程会产生很多额外的费用,手续也相当繁复;而DeFi的支付流程简单许多,消费者可以在区块链上交易,当该笔交易被验证後,买家就能以加密货币直接付款,但金额、日期等交易资讯完全不能随意窜改。
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现况
2021年可以说是DeFi突破性的一年,根据DeFi Pulse的统计指出,1月与11月的总锁定价值(TVL,Total Value Locked)的差额超过两倍,并突破1,000亿美元大关,不过我们虽然能看见去中心化金融良好的前瞻性,但目前法律与监管问题仍然层出不穷。
2016年5月,为期四周的ICO(首次代币发行)总共募得1,200万枚以太币,但意外的是,不到一个月就有使用者发现智能合约里的程式漏洞,并掏空价值约5,500万美元的以太币,尽管智能合约有着难被任意篡改的特性,但合约中的程式设计不够周延,使得诈骗问题成为未来很大的隐忧。
此外,DeFi体系中必须透过加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,而加密货币的币值剧烈波动将成为另一个顾虑点,且为了挖掘更多加密货币,矿工得确保有充足电力供给,这种模式与环境永续完全背道而驰。
如果从整体社会福祉的角度切入,DeFi其实能够实践并促进普惠金融,以目前全球的现况而言,各式各样的金融NFT相继推出,新兴的稳定币(Stablecoin)也许能改善上述提到的情形,也因为高度的透明性,任何人都能使用DeFi中的智能合约,因此,如果未来能有完备的消费者保护机制作为金融基础,DeFi可望拓展一个真正开放且触及率更高的金融新疆界。
区块链的出现宛如时代革命,加密货币则改变了我们对金钱的思考方式,而DeFi的存在,甚至颠覆了各国中央银行对於货币政策所扮演的角色,虽然目前去中心化金融的架构尚未成熟,但长远而言,这将会是没有终点的进程。
《数位时代》长期徵稿,针对时事科技议题,需要您的独特观点,欢迎各类专业人士来稿一起交流。投稿请寄[email protected],文长至少800字,请附上个人100字内简介,文章若采用将经编辑润饰,如需改标会与您讨论。
(观点文章呈现多元意见,不代表《数位时代》的立场)
责任编辑:傅佩晴、侯品如
好友缺你一个,加入数位时代LINE,科技产业趋势新闻一次掌握!
传送门点这里
《数位时代》长期徵稿,针对时事科技议题,需要您的独特观点,欢迎各类专业人士来稿一起交流。投稿请寄[email protected],文长至少800字,请附上个人100字内简介,文章若采用将经编辑润饰,如需改标会与您讨论。
(观点文章呈现多元意见,不代表《数位时代》的立场)